圈“雪崩”比特幣能充當避險資產嗎?
上周,在歷經數月的高歌猛進之后,加密貨幣出現閃崩。其中,比特幣價格的最低位相比此前的最高位跌去一半。相較之下,黃金價格自5月初以來上漲了6%以上。摩根大通認為投資者正在從加密貨幣轉向黃金。
加密貨幣多頭長期以來稱比特幣為黃金的替代品,比特幣真能充當避險資產嗎?未來價格又將如何變化?對此,《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對話知名加密貨幣金融機構Nexo的管理合伙人Antoni Trenchev進行了深入解讀。
加密幣上周兩次大跳水
加密貨幣市場在上周連續遭遇兩次價格大跳水。
5月19日,比特幣一路狂瀉,盤中暴跌30%,最低觸及30500美元/枚,較4月14日64838美元/枚的新高位下跌逾50%。第二大加密貨幣以太幣盤中也跌幅超40%。
5月20日,比特幣價格重回4萬美元/枚。然而,21日晚間,比特幣再次閃崩,盤中跌至約33500美元/枚,跌幅超過19%。以太坊日內重挫逾16%,報2436.78美元/枚。
5月22日晚,加密貨幣價格有回升,截至北京時間22:00,比特幣報約38542美元/枚。而截至5月23日18:00,比特幣報約34158美元/枚。
5月21日,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召開第五十一次會議,研究部署下一階段金融領域重點工作。會議要求,堅決防控金融風險。堅持底線思維,加強金融風險全方位掃描預警,推動中小金融機構改革化險,著力降低信用風險,強化平臺企業金融活動監管,打擊比特幣挖礦和交易行為,堅決防范個體風險向社會領域傳遞。
針對19日數字貨幣價格下跌,加密貨幣金融機構Nexo的管理合伙人Antoni Trenchev向《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更多是市場對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近日的言行以及中國對虛擬交易監管的一時反應。
Trenchev表示,“從比特幣最近的下跌、暴漲的狗狗幣以及模仿狗狗幣的柴犬幣可以看出,社交媒體報道和公眾人物的活動可能會導致加密貨幣價格的大幅上漲或回調!
當地時間5月13日,馬斯克宣布出于對“比特幣挖礦和交易中化石燃料的使用迅速增加感到擔憂”,該公司已停止接受比特幣作為該公司汽車的付款方式。三天后,馬斯克又在推特回應一條宣稱“特斯拉將賣出比特幣資產”的推文時稱“確實如此”,這被部分市場觀點解讀為“暗示特斯拉將拋售比特幣”。此外,馬斯克還在隨后的推文中質疑比特幣的“去中心化”。他表示,比特幣實際上是高度集中的,絕大部分由少數幾家大型礦業公司控制。
5月18日晚間,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中國銀行業協會、中國支付清算協會就防范虛擬貨幣交易炒作聯合發布公告,確保進一步貫徹落實中國人民銀行等五部門此前發布的《關于防范比特幣風險的通知》《關于防范代幣發行融資風險的公告》等的要求。
19日比特幣爆倉之際,黃金一路從1851.6美元/盎司,拉升至1889.59美元/盎司,創下自1月11日以來的新高。不過午夜隨著比特幣反彈,黃金也出現調整回落。
摩根大通分析師指出,比特幣強烈波動的同時,金價自5月初以來上漲了6%以上。在最近整個市場的加密貨幣價格暴跌之后,機構投資者可能會用黃金取代比特幣。
比特幣被有的人認為是“數字黃金”,而關于比特幣是否能代替黃金成為避險資產的討論一直在進行。有分析認為,相比黃金的低波動率,比特幣的高波動性是其成為優秀避險資產的一個阻礙。
比特幣仍處于牛市中?
Trenchev認為,比特幣仍然處于牛市中,但價格出現一些波動也不可避免!捌骄,像這次這樣的價格下跌在每個牛市周期發生5~7次。因此,比特幣的增長還遠未結束,我預計在未來一年或18個月內,比特幣價格將達到10萬美元!
對于近期比特幣價格的走勢,Trenchev仍保持樂觀。他判斷,比特幣價格的低點就在4萬或者3萬美元左右,不會更低!拔蚁胫厣晡抑罢f過的,市場喜歡整數。目前比特幣沒有能在6萬美元以上找到所需的強大支撐,也沒有達到7.5萬美元,7.5萬美元是繼5萬美元之后的下一個重大里程碑!
Trenchev認為,比起黃金,加密貨幣保值性取決于數字貨幣的發展和監管政策的變化等因素。他強調,當前各種機構對加密技術的應用,從長期來看是加密貨幣價格的最主要決定因素。不斷有公司在其資產配置中加入比特幣和其他數字貨幣,這是數字資產價值得以攀升至創紀錄水平的基礎。
近期,美國、俄羅斯等多個國家針對加密資產的監管態度都趨于嚴格。
據路透社5月20日報道,美聯儲主席鮑威爾周四加大了對加密貨幣的抨擊力度,稱它們對金融穩定構成風險,并暗示可能有理由對日益受歡迎的電子貨幣加強監管。與此同時,美國財政部表示擔心富人可能會利用這個基本上不受監管的行業逃避納稅,并表示希望加密貨幣資產的大額轉移須向當局報告。
此前,美國貨幣監理署新任代理署長Michael Hsu也曾表示,上任后將開始對主要監管標準和該機構的待處理事項進行審查,包括有關加密資產和數字資產的解釋性信函和指南等。
(注:以上采訪內容僅代表受訪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每日經濟新聞立場,亦不構成投資建議)